官道无疆[精校版] 第1767节

书名:官道无疆[精校版] 作者:瑞根 字数:5408

“嗯,差不多吧,我是这样判断的。”陆为民点点头,“蒂森电梯项目和不二越株式会社这边不一样,蒂森电梯其实在中国大陆已经有了两个制造基地,所以对于大陆投资环境很熟悉了,宋州表现出来的优势比起松江和中山更明显,尤其是产业配套环境,在这一点上不二越株式会社方面还是有些担心的,你注意到没有,与不二越株式会社方面一起来的还有一名日本人和中国台湾籍雇员,经开区管委会了解过了,这是日本三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职员,我了解过三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以销售精密机械、模具、工厂自动化零部件、电子电气零部件为主的日资公司,名气不小,主要是以销售为主,正在大力组建他们自己的营销网络,中国总部设在沪上,不二越把三住拉进来,其实也就是要借助三住的销售网络来帮助其对整个宋州的产业环境进行评估,而且三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已经准备在宋州设立办事处,这既是他们拓展业务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不二越株式会社下一步的投资做准备。”
“哦?有这种事情?”秦宝华颇感吃惊。
“嗯,齐蓓蓓这个管委会副主任很不错,做工作很细心,这也是她发现的问题,所以主动接触,那位来自台湾的雇员也没有太多保密意识,所以就了解到很多情况。”
陆为民发现齐蓓蓓越来越展示出她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才华了,把她放在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上本来也是自己的一个折中之举,没想到却恰到好处,郁波已经不止一次的向自己表扬这个丫头,足见对齐蓓蓓的欣赏。
“那也就意味着不二越株式会社是的确有意在宋州投资建厂,但是可能第一步会比较小,这也是好事啊,我相信只要第一步走出来,那么下一步也会很快,蒂森不就是如此么?日本人难道就能比德国人要求高多少?”秦宝华倒是底气十足,“正如你所说,我们宋州产业结构和日本富山有很多相似之处,而日本的人力资源成本起码是我们这边的五到十倍,甚至还不止,在其他成本方面也一样远低于他们日本国内,再加上我们这边紧邻长三角大市场,我相信这种吸引力对他们来说是无法抵御的。”
“嗯,所以我的意思是经济技术开发区这边要耐心做好接待工作,不要急于求成,妄想一步吃成大胖子,很多工作都是循序渐进的,德国蒂森进来了,如果日本不二越再进来,两家国际上都相当知名的企业落户我们宋州,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宋州的投资环境得到了以苛刻著称的德日两国企业的青睐,这种名声打出去,自然而然就会吸引到更多的其他国家的企业来投资。”陆为民语气里有着一种独有的自信。
“日本人提出来很高的条件,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个好事,对于我们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德日两国,尤其是德国,在职业技术培训上有着相当悠久的传统,德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举世闻名的制造大国,这和他们这种技能培训传统有很大关系,也就是所谓的高级蓝领工人培训体系,德国很多中学生毕业之后并非像我们这边一样,大家都纷纷把目光盯着了大学,哪怕是二三流的大学,也不管是什么专业,大家都趋之若鹜,而一提到职业学校学院,就一脸鄙弃之色,好像是一个丢人的活计,但是在德国却不是这样,德国的职业技术工人是要经过严格的教育培训,而且薪资水平并不低,比起一般的普通文员来,薪资水平要高不少,这也是为什么德国能够被称为制造业强国的一个根本性因素,而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家就要逊色许多。”
“嗯,陆书记,职业教育的确非常重要,当时池枫就和我提到过这个问题,我们市里边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是很完善,市政府也规划了一个对全市职业教育资源进行全面整合的构想,依托拓扑软件学院,主要是集聚软件设计、电脑硬件、工业设设计、电子商务、营销管理等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培训,而以解放机器厂和东方红机械厂两所技校则与华达钢铁集团的技校进行整合,主要从事机械加工和制造、金属加工、汽车修造、化工等行业的职业技术培训,而以新麓山集团技校则主要是以纺织设计、服装设计和制作、模特、旅游、礼仪、烹饪、航空服务等行业培训,我觉得这个构想还是比较切合我们宋州实际的,如果能够依托这三大技校作为主干,鼓励民营教育资源向职业教育进行倾斜,宋州在这方面的优势还可以进一步扩大。”
秦宝华也对职业教育这一块很重视,她专门和池枫探讨过,就教育这一块要抓的几项重要工作中的一项就是职业教育,还专门强调职业教育要鼓励民办,鼓励民间资本和资源进入职业教育,政府可以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
“这是好事,职业教育这一块我们工作越做到前面,做得越好,我们宋州号称‘制造立市’这个口号就会越响亮,我们在发展制造业上的优势就会越明显。我们宋州和其他地市相比,最突出的就是一点,我们是也制造业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没有制造业,就没有宋州经济的振兴,不管商贸中心也好,交通枢纽也好,这些条件都摆在这里,失去了制造业的优势,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切都是虚妄,所以我们宋州市委市政府在任何时候都要明确一点,那就是紧紧抓住制造业这一点不放松。”
陆为民的话是掷地有声。
“陆书记,看来我们在职业教育走到前面还是明智的,虽然现在还很不够,但是我觉得我们相较于周邻地市还是有一定优势的,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个优势不断扩大,扩大到让他们无法追赶的地步,同时我们的职业教育培训也可以面向市外甚至省外招生,有我们自身的制造业基础摆在这里,我相信无论他原籍是哪里,看到宋州有如此多的机会,他都会考虑在宋州就业的,或者他对比之后,都有可能返回宋州,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企业能够有充裕的熟练技术劳动力,同时又要让我们职业教育培训出来的学生能够在宋州本地轻松消化掉,而且还能获得一个比较满意的薪资报酬。”
秦宝华也被陆为民的话勾起了兴头。
第九十三章 狂言
“说得好。”陆为民给秦宝华了一个赞,“我们宋州无法和那些在高技术人力资源上有着先天优势的大城市相比,京、津、沪、杭、穗、宁、渝这些大都市本身就有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这些单位汇聚了大量科技人才,也是这些城市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人力基础,我们宋州这方面的底蕴不足,虽然也有几所高等院校,但相差甚远,所以这注定了我们宋州只能走和这些大都市不一样的路,要和与我们条件近似的城市进行竞争。”
“条件近似的城市?”秦宝华沉吟着,“那就是要拼制造业了。”
“对,就是制造业。”陆为民点头,“事实上国内像宋州这样的中等城市才可以称得上是我们这个国家的真正根基,我分析过像宋州这种城市人口在五十万到一百五十万之间的中等城市,基本上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这算得上是市委书记和市长就未来宋州发展路径的一个探讨,所以陆为民也很尽心的想要把自己内心的考虑灌输给秦宝华,获得对方的认同和支持。
“一种是拥有矿产资源类型而发展起来的,称得上是资源型城市,比如大庆、鞍山、攀枝花、玉门、金昌这一类,它们依托自身资源发展采矿业,形成采矿业一家独大的局面,如果条件好一些的,还会发展与资源采掘相关的产业,但核心还是资源采掘业;第二类,就是具有特定资源的,这个特定资源主要是指历史人文或者自然资源,比如桂林、三亚,这种城市比较少,也能为这些要素更多的和这些城市的其他要素结合起来了,比如苏州、杭州、青岛,它们也是旅游城市,但是却不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
“最多的一种也就是最普通最普遍的城市,它们以制造业和加工业为主,因为历史传统、产业基础和各自的机遇期不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以制造业和加工业为主的混合型城市,这种城市在全国几百个城市中的比例要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陆为民梳理着自己的思绪,“宋州也属于此类,同样昌江这十多个地级市都属于此类。”
“我的看法,第一类城市,如果不尽早寻找替代产业,很快就会陷入困境,国家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要扭转这个局面非常难,因为一旦形成了惯性和依赖性,要改变这种惯性非一朝一夕之功;第二类城市相对比较好,可以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同时也可以适度和有选择性发展一些具有高科技型产业;第三类,也就是我们宋州这一类,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为什么说有挑战性,是因为竞争对手太多,但是却又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不确定性,就看你主政者如何来实现。”
“宋州的优势很多,其中一个重要优势就是我们的制造业传统和基础很厚实,另外我们拥有的人力资源条件也相对较好,再加上我们的特殊区位和交通咽喉这两点优势也很突出,这就使得我们具备了可以和任何一座同类型城市竞争的实力,但我们看一看很多条件不如我们的城市,像苏州、无锡、佛山等,实际上它们轮条件不如我们,但它们唯一占优的就是地处沿海开放地带,最早沐浴了改革开放的气息,在思想观念和意识理念上走到了前面,就这么一个要素就早以抵消我们所有的优势,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在思想观念和意识理念上赶上它们,那么我们在发展速度上追赶上它们是可期的。”
“陆书记,你是说我们宋州可以赶超苏州、无锡?”秦宝华觉得陆为民这个话说得有点儿满了。
“不,我是说我们在发展速度上是可以赶超它们,并不是说我们在经济总量上就能马上追上它们,因为先发优势积蓄起来的差距,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弥补的,我们在发展,人家也在发展,我只是认为我们可以在速度上赶超它们,当然我们可以在经济总量上尽可能的靠近它们。”陆为民顿了一顿,“事实上,我觉得苏州就可以成为我们的一个最好范本,相比起苏州来,我们固然有一些不如对方的地方,但是也一样有很多优势,比如交通上的优势,我们有港口有机场,而苏州没有,硕放机场也才重新开通民航吧,而且属于无锡,我们地处三省结合部和长江中下游结合部,可以辐射三省,襟带江淮,连接吴楚,而苏州目前发展的模式也可以作为我们发展的示范路径。”
秦宝华没想到陆为民的胃口野心是如此之大,居然把苏州、无锡这样的发达城市视为了追赶目标。
虽然他口口声声说没打算要在经济总量上追赶上苏州、无锡,只说要在增速上赶超苏州、无锡,总量上靠近,哪怕在总量上赶不上苏州无锡,能达到苏州的一半,那也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数字了。
要知道苏州去年的GDP已经达到了2800亿,无锡接近2000亿,而宋州的GDP不过600亿不到,就算是今年宋州增速比较快,秦宝华估计如果下半年宋州经济能够继续保持目前的势头,扣除CPI,名义经济增速有可能提升到33%以上,也就是说,宋州GDP极大可能突破800亿,但就算是达到800亿,也只相当于去年苏州GDP的零头。
秦宝华当然知道陆为民不可能记错了苏州的经济总量,而陆为民依然敢在自己面前提出这个目标,这说明陆为民野心之大,而秦宝华也知道陆为民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角色,他敢这么说,肯定是有些倚仗,有些底气的。
她很想知道陆为民的底气源于何处,起码她还没有觉察到宋州就具备了这份实力。
“陆书记,你觉得我们宋州按照目前的势头,什么时候能达到苏州的一半?”秦宝华干脆把话挑开。
陆为民愣了一愣,他没想到秦宝华干脆给自己出了这么一个难题,他只说追赶苏州,但要说实际数据,这既要考虑宋州的增速,同时也要考虑苏州的增速,这倒这有些不好估算。
前世中他的印象里2004和2005年苏州经济增速都应该在15%以上,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速,到2006年苏州的经济总量已经逼近5000亿,如果宋州到2006年要达到苏州一半,也就意味着,宋州经济名义增长率要在三年内都保持60%的增速,这对于宋州这样一个不算小的经济体来说,似乎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陆为民心里估算了一下,笑了笑,“我希望是能在2006年实现这个目标,但也许有些困难,2007年也许把握大一点。”
秦宝华吞了一口唾沫,一字一句的道:“那陆书记,你觉得今年我们宋州GDP能实现多少?”
陆为民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宝华,这该我问你吧?怎么你反倒是问起我来了?”
“陆书记,明人不说暗话,我心里没底,一到五月增速不错,但是也只有百分之三十多,我估计下半年也许会快一些,但是能快到多少,我心里真没数,40%,还是50%?”秦宝华很坦率的道。
陆为民挠了挠头,似乎不好判断,好一阵后才道:“我觉得可能下半年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速,也许会突破50%,这主要是根据苏谯、遂安以及麓溪,还有西塔以及经开区的走势来判断,嗯,我觉得明年,尤其是到明年下半年,我们宋州的经济会有一个大的起飞。”
……
秦宝华走了,有些神思不宁,很显然陆为民的判断给了她很大的刺激。
从现有局面来看,她不太认同陆为民的判断,但是从直觉以及以往的经验来判断,她又举得陆为民的判断很可能是比较靠谱的,但是今年全年都可能突破50%的增速还是让她有些接受不了。
如果陆为民说明年经济增速可能突破50%,秦宝华还勉强能够接受,毕竟就经开区目前的发展势头来说,今年会落地不少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项目,再加上遂安的好几个规模颇大的多晶硅和太阳能光伏项目明年就要投产,还有苏谯河图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势头相当猛,以及西塔高热不退的房地产行业,明年突破50%的增速是有可能的,但今年呢?
今年突破50%,凭什么?
第九十四章 细微之处
秦宝华在担任市长之前没有搞过经济工作,但是并不代表她就对经济工作一无所知了。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在山上跑,更何况她现在好歹也是当了几年的市长了,最起码的经济概念也还是有了。
GDP增速不是靠吹就能吹出来的,你说一个半个百分点,可以玩玩猫腻,那十个八个百分点,你能玩猫腻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