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为民力图要做到的就是不但要给阜头留下一个规整的示范性的环境和秩序,还要给这个群体灌输并形成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政府的职能究竟是什么,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怎么才能做到让经济稳定持久的健康发展。
当然政府的职责绝不仅仅只是围绕经济发展做文章,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还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群众对今后的生活越来越满意,越来越抱有希望,而政府更多的精力需要放在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建立良好秩序上去。
总而言之,秩序和环境,这是才是政府的主责。
陆为民对推介和宣传自己这个理念不遗余力,因为他清楚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代表什么,他需要让自己的理念赢得一批人的认可,即便是自己离开,他们也一样会认可这种观念,并继续推进,这才是真正的志同道合。
阜头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像双峰一样,但是双峰的热度很快就开始消褪,倒不是说双峰的经济发展就褪色了,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自己原来在双峰确立的一些制度因为自己的离开而被淡忘。
比如建立并完善金融信用评估体系,在章明泉离开之后,这项工作就被搁在了一边,从各部门抽调来的人也回到原来岗位上,县金融办也就名存实亡,挂在县府办下边成为一个虚设机构,而原来陆为民一度寄予厚望的体系建设也就自然而然冷了下来。
又比如“三项活动”,邓少海明显不感兴趣,自己一走,便无人问津,倒是“三项活动”在阜头搞得如火如荼,并得到省委组织部的认可,在全省进行推广,只是陆为民也不太认可这种一阵风的形式,在他看来“三项活动”只是一个形式,关键在于要让大家认识到“三项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如果能够用其他方式手段达到目的,不需要“三项活动”也可以。
就目前来说,陆为民觉得自己想要实现的目的已经有了初步的成功,除了原来的关恒和章明泉不算,宋大成和蒲燕在自己的影响下,逐步接受了自己的观念,尤其是宋大成,在这一点上因为他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感受也最深,这是最让陆为民高兴的。
宋大成在之前对于经济工作想其他一些从基层起来的干部一样,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理念,仍然是认为阜头最大的问题还是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名气,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扩大宣传,招商引资来吸引外来投资,而事实上陆为民初来之际也是采取了这样的做法,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尤其是陆为民在外边的厚实人脉和对外交际能力都让宋大成自叹弗如,从鸿基项目群到昌南旅游、中昌影视这几个大项目上都见证了这一点。
但是陆为民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开始调整了一些工作重心,虽然还是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很重视,但是精力却更多的放在了制度的完善和环境秩序的打造建设上。
特别是对“三项活动”推进经过一年之后有些淡化的时候,仍然狠抓这一工作,同时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也是越发抓得紧,全县社会秩序这一工作陆为民也极为看重,甚至不惜财政出巨资支持公安局超前建设,同时也把他自己的一些观点理念向常委们介绍,并进行探讨。
宋大成最初也不过是迎合陆为民的一些做法,内心并不怎么认同,毕竟陆为民是县委书记,两个人关系也处得很不错,他作为县长当然要站在陆为民身边,但后来陆为民的一些观念逐渐获得了宋大成的认可,“三项活动”和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更是坚定了他的认同感。
让宋大成感触最深的还是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如果说民生银行的试点落户还有点儿陆为民个人努力的味道,但是民生银行在推进银企合作这项活动中对县里的金融信用评估体系的高度评价并主动让银行的这个贷款与这个信用评估体系挂钩,充分利用这一体系,极大促进了效率,这一点让宋大成感受非常之深。
民生银行在阜头试点的负责人和民生银行总部的来人在于县里有关人员的对接座谈中也是多次谈到县里边的这个金融信用评估体系建设,对像阜头县这样的内陆穷县也能有如此战略眼光推行这一体系建设很是惊奇,认为阜头县委县府的这一理念至少比周边地市早了十年,十年之内周边地市也未必能推行如此做法,尤其是阜头在经济起飞伊始就开始为所有企业、工商户和相关人员建立各户个人信用档案,对日后的整个体系完善尤为有利。
第一百二十三章 扑朔之局
昌江一月气候是相当阴冷的,稀稀落落的雨夹雪时有时无,让整个道路地面都变得更加潮湿泥泞,无论是谁都不会喜欢这种气候,哪怕明知道这些雨水对明年的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手上搭着大衣的杨子宁面色沉静的走出通道,外边早已经有人来接机。
京华投资已经在昌江正式落足,目前虽然还只是在丰州那边有投资,但是杨子宁不喜欢丰州那边的味道,一个刚刚建立地区的丰州无论是从哪方面来都简陋了一些,所以他宁肯呆在昌州。
全国工商联那边一个朋友传来消息,民生银行在昌江这边一个县的试点据说很受经老爷子的看重。
经老爷子虽然是民生银行的创始人,但是并不怎么过问民生银行日常运营,据说民生银行内部对到昌江这样一个内陆落后省份的穷困县搞试点有不少反对意见,但是考虑是一个试水动作,而且县里边也给予了不少政策支持,内部也有人推动,所以才算落实下来。
没想到这个试点在那个县里搞的风生水起,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很受人关注,人行系统的一份内部资料把这个试点作为一个情况报到了人行总行,而由于四大专业银行正在推进商业银行化,对如何处理不良贷款和解决贷款风险问题上也在进行各种尝试,人行总行对于民生银行和这个县的合作试点经验颇感兴趣,所以准备派人到民生银行调研。
正是这个因素也使得不过问具体业务的经老爷子对这个试点也关心起来。
经老爷子的关心不是杨子宁关注的重点,但是作为在阜头有投资的他却知道民生银行的试点恰恰是在陆为民担任县委书记的阜头县。
当初民生银行选择在阜头搞试点的事情还让杨子宁颇为吃惊,当然对于像民生银行这样刚入门的股份制银行,和四大专业银行相比犹如蹒跚学步的婴儿,杨子宁只是有些惊奇于民生银行怎么会选择阜头。
后来他才知道陆为民通过这一系列手段和政策促成了民生银行的落户阜头,这个家伙的确有些门道,脑瓜子里不少奇思妙想往往都还能转化为现实效用。
人行总行关注民生银行在阜头的试点是一方面,而阜头以经济增速超过百分之两百的气势横扫多得昌江全省经济增速冠军再度让陆为民进入了一些人的视野,这才是让杨子宁在年前还得跑一趟昌江的主要原因。
上一次陆为民对于自己抛出的绣球似乎显得很平静,没有什么欣喜若狂或者期盼无比的表现,这倒也在杨子宁的预料之中,都当上了县委书记的角色,没有一点儿城府,那也太逊了,不过这后来陆为民从未提及这件事情倒是让杨子宁颇感吃惊,难道这家伙真的对攀上高枝儿的事情有心理抵触?
虽说曹朗言之凿凿的说他这个同学很不一般,不是那种攀龙附凤的人,但是杨子宁也只是抱着姑妄听之的心态,在他看来那是陆为民不知道杨家的真正底蕴,或者陆为民小有出头当了县委书记就觉得他可以凭借他一己之力打天下了?
笑话,县处级干部里边你也许可以凭借你自身本事加上那么一两个欣赏你的领导玩出头,再往上走你试试?你阜头的经济增速不是把古庆甩出两条街么?怎么魏宜康上了,你陆为民却没戏?
杨子宁相信陆为民经历了这一次副专员竞争应该明白一些事情,有些东西不是光靠你一身光环就能拿到的。
杨子宁也觉得自己面对陆为民有值得骄傲的资本,不谈京华投资在阜头的投资,投资那是合则两利的事儿,纯粹的生意,谈不上谁对谁有恩,但是杨家对于像陆为民这种从基层靠自己能力爬起来的角色吸引力他不相信陆为民感受不到。
说实话之前杨子宁对把穆檀介绍给陆为民都觉得有些可惜,杨觉萍算是杨家遗传基因最好的了,至少在容貌上上算是中上,而穆友达则正经八百是一表人才,否则杨觉萍也不会看上穆友达,而穆檀则是汲取了父母的精华,无论是容貌学识都在杨家子弟里边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如果不是性格太过怪异独立,哪里轮得到陆为民这种平民子弟觊觎?
把大衣递给来接机的助手,杨子宁看看表,一边往外走,“你帮我和高书记的秘书小郑联系一下,看看高书记这两天有没有时间,我想拜会他一下。”
“好的,前几天我已经和郑秘书联系过,他说这一段时间高书记比较忙,这两天可能已经缓过来了。”助手连忙道。
省委副书记高晋是从国家铁道部下来的,之前一直在西南那边任职,从县委书记一直干到副省长,94年调任国家铁道部任副部长,这一次从林业部下来担任昌江省委副书记,接替到国家水利部担任副部长的省委副书记刘运书。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已经基本成型,现在正在讨论阶段,高晋此次重新从中央到地方履职,也算是经历一轮锻炼,担任省里的四把手,主管经济工作。
高晋出任昌江省委副书记之前并没有太多预兆。
杨子宁只知道十五大之前会陆续有一些调整,从中央到地方都有,这一波调整会从年底一直延续到次年年中,然后在十五大之后还会有一些调整,基本上要到人代会结束后几个月才算差不多告一段落。
昌江一直是稳健派和精英派争夺的区域,省委书记田海华是精英派的干将,曾经在中化集团工作过多年的他有过长期国有大型企业工作历史,而他也很喜欢任用有过在国企工作经历的干部,像董昭阳、夏力行都是有过在国企工作的历史,而陶汉则是有过在高等教育机构任职的经历。
随着田海华极有可能在十五大之前要离开昌江,邵泾川接任省委书记基本没有多少悬念,谁来接任省长却一直没有定论,而处于这个时候高晋来昌江担任省委书记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了。
虽然汪正熹在省委排名高于高晋,但是汪正熹年龄偏大,如果接任省长的话,就连一届五年都难以干满年龄就要到点,所以究竟汪正熹会不会接任省长也存有相当大的悬念。
高晋到昌江任职使得昌江的局面显得更加混乱无序。
华东地区历来是国内政坛上稳健派和精英派角逐的热点地区,而昌江作为华东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一环,稳健派在八十年代一直占据上风。
但是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起飞,精英派开始在这一区域影响力不断扩大,尤其是在田海华担任昌江省委书记之后,凭借着精英派在经济上的成绩表现,陶汉、董昭阳代表精英派中的少壮力量和夏力行、周少游这一批精英派的新生力量迅速崛起,使得昌江局面变成了精英派占据主导地位,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地方实力派迅速没落,稳健派居于守势,形成了五三二格局,即精英派占据半壁江山,稳健派三分其一,而地方实力派则只有两成弱的架势。
高晋和杨家关系密切,但是杨家虽然也属于稳健派的大阵营,但是却不属于那种观念较为保守偏左那一类,而属于是观念较为开明的新稳健派中人物,事实上被划归为旧稳健派的邵泾川并不太希望高晋来昌江,只是最终什么原因高晋还是来了昌江,就连杨子宁也不太清楚。
邵泾川和高晋关系不算好,但是都属于大稳健派这个阵营,在观念和思路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在一些具体工作中却又有差异,只是这个时候高晋初来,暂时还见不出,而且这个省长究竟会是谁来接任,现在也很难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