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无疆[精校版] 第474节

书名:官道无疆[精校版] 作者:瑞根 字数:4629

但是他刻意低调最终还是在邵泾川对电杆厂改制思想和意图以及措施手段方略都很感兴趣的情况下,最终被推上了前台。
“咦,小陆?你下来了,就在这里工作?很好,很好!”邵泾川见到陆为民时忍不住惊讶的扬起眉毛。
第一百六十二章 深刻
陆为民也没有想到邵泾川还对自己有印象,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前年邵泾川陪田海华一起视察丰州时对自己印象颇好还是魏行侠在邵泾川面前提及过自己的原因,但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份惊喜,至少他感觉到了来自李志远和孙震注意的目光,也感受到了来自曹刚那种说不出的意外惊讶神色。
“邵省长您好,我是去年下来的,现在在双峰县委工作。”陆为民微笑着上前两步,恭敬的回答道。
“嗯,力行回省里时下来的吧?很好,在基层好好工作,会对自己有很大帮助。”邵泾川伸出手来和陆为民握了握,回首笑道:“志远,孙震,这电杆厂看样子生意不错嘛,到处都是一片繁忙景象,这灰尘扑扑也许就意味着人家忙得没空关注这些小事情,是不是?”
这也的确怨不得白宏胜,现在正是企业生产旺季,工人几乎是每天加班加点干,若不是县里安排,他还真不想接受这个领导视察安排。
在他看来像他这种企业,领导来了也不过就是走马观花般呆上两分钟看一眼就走,弄不好觉得自己这家企业规模太小形象太差,在门口站一站过门而不入都有可能,为了迎接领导这么来一下,停下两三天的生产来搞清洁卫生和各方面准备,在他看来实在是得不偿失。
邵泾川的打趣让气氛一下子就松了下来,白宏胜已经满头大汗的跑上前来,曹刚这才展颜为邵泾川介绍这就是企业负责人。
邵泾川对企业发展情况相当感兴趣,在听取了白宏胜介绍企业发展历史和改制详细情况之后,又穿上了工作服和戴上口罩,一起现场视察了电杆生产车间、质检部和试验室。
在看到企业原来的老围墙已经打开一段,而围墙外的一片土地也已经正在进行平整,孔令成和白宏胜介绍这是企业新征土地准备扩建生产线,除了要上一条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生产线外,也还要用于建设市政用水泥井盖。
邵泾川对这家企业的改制设想和经过以及监督程序相当关注,在白宏胜自己的介绍下和孔令成的补充下,花了十分钟时间听取了县里边在这个企业该之上的做法,应该说是相当满意。
至少在邵泾川看来比起他到江浙那边去考察时了解到的浙江乡镇企业花样百出的产权量化改制来说,双峰搞的这个乡镇企业量化产权改制在设计和构思上就要规范严谨许多,很多浙江那边政府未曾考虑到的细节问题,这边都考虑到了,虽然还说不上就很完善了,但对于一个新生事物来说,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那么白厂长,你觉得企业改制之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邵泾川听完介绍之后,含笑问道:“也就是说,你觉得企业改制对这家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是有利与企业发展还是不利于企业发展?或者是有利的多,还是不利的多?遇到哪些困难?你打算下一步怎么做?”
白宏胜显然没想到邵泾川会突兀的问到这样一个费思量的问题,愣怔了一下,想了一会儿才道:“省长,这个我觉得光是我个人说恐怕不合适,得全厂职工,也就是咱们厂里的股东大家来评价才好,但就我个人作为这个企业的负责人来说,变化很大,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身份不一样了,责任不一样了,这个企业我自己倾家荡产投入了几十万,我们厂里每个职工基本上也都有投入,加上本来改制时属于我们自己的部分资产,可以说这就是我们全厂职工的心血所在。”
“这个企业的发展生存关乎我们自己切身利益,每一项决定都要符合企业利益,都相互监督,谁要是干不好,或者不好好干,连他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干不下来的工作,他自己都要主动提出来换个能行的人来,要不别人就不答应,这要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嗯,这大概就是被称作主人翁意识吧,原来也说职工就是企业的主人,但我觉得就是口头上说说而已,现在这种利益捆绑在一起,利益攸关,所以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主人翁意识。”
邵泾川见对方说得有些激动了,也理解的笑着点头。
看样子对方也是深有感触,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何最大限度激发职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一直是企业研究的课题,私营企业比国企的灵活性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在邵泾川看来,这种基于利益攸关刺激下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是私营企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它们能在于国企竞争中保持优势一大法宝。
“白厂长,那么你对现在这个企业的发展有信心么?现在觉得有没有什么具体困难呢?”邵泾川进一步问道。
“邵省长,我在您面前也就不说啥假话,困难肯定都与,搞企业哪有没困难的,一帆风顺的事儿从来就没有过,但是我们更有信心。”白宏胜口才也不差,配合着手势,更显得斗志昂扬。
“说实话,这个企业在改制前三年,都未曾有过技改投入,也没有扩大生产的规划,每年贷款就是为解决流动资金,就这么勉勉强强拖过来。现在改制了,虽然银行之前对我们改制后的企业‘另眼相看’,卡得更严,但是我们全厂职工都愿意哪怕集资来解决企业发展资金,加上现在县里有新政策把我们宏大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作为建设全县金融信用评估体系的试点,县农行也有了新政策,推进银企对接试点,我们获得了两百万贷款资金支持,企业改造一条生产线,新增一条生产线,并且完善了试验室和质监部门。”
一说起企业现在的发展,白宏胜就忘记了一切,忍不住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虽然改制时间不长,但是改制后不到一个月,厂子就完成了生产线改造,产能也得到很大提升,这一个月的企业产值比起改制后前半年每月平均产值提升了百分之六十,而市场销售也十分红火,我们的电杆已经占领了丰州、黎阳大部分市场,在洛门、昆湖也有相当占有率,现在更在拓展昌州和曲阳的市场,现在我唯一焦心的也就是原料供应不上而已,影响到生产,这不,刚才邵省长您没来之前,我还在找陆书记要他兑现‘承诺’,帮我们厂解决水泥供应问题呢,如果真能解决原料供应问题,今年就这半年我就能让咱们全厂产值超过去年一年,明年就能比今年翻番!”
“哦,口气很大嘛!你找小陆给你解决水泥供应问题?”邵泾川好奇笑着的转个头,看着陆为民问道:“今年各地建材都很紧张,水泥更是如此,小陆你能给人家解决多少?”
“嘿嘿,邵省长,我这点儿本事,也就是凑合着靠点儿私人关系来帮衬帮衬,解决不了大问题,拓达集团丰州水泥厂落户丰州碰巧是我牵的线,靠着这点儿面子解决三五百吨水泥应应急而已,这大批量的,我可就爱莫能助了,还得靠李书记、孙专员他们来开口才行,当然,邵省长您能大发慈悲开个口,那白厂长这个企业就算是活出来了。”陆为民笑着解释道。
陆为民这一番话把在场的人都逗得笑了起来。
“别妄自菲薄,小陆,我听说志远和孙震介绍,在双峰搞企业产权量化改制是你最先提出来的?整个方案也是你设计的?”邵泾川脸上浮动着若有所思的表情,问道:“说说你当初的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陆为民脸上,甚至连李志远和孙震都成了配角。
“邵省长,其实我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双峰是农业县,情况李书记和孙专员都很清楚,工业经济薄弱,而县财政也根本没有多少财力来支撑工业发展,那么双峰怎么来发展?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之前双峰出了一些问题,曹书记来了之后,我分管经济工作,我向曹书记和李县长提出来通过企业改制一方面明晰企业产权,激发企业自身发展活力,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这个意见得到了曹书记和李县长的大力支持,并报请了地委行署的同意,地委行署主要领导非常重视,为此还专门安排了考察组对我们的改制方案进行评估,所以双塬电杆厂的改制从一开始就……”
陆为民谈得很朴实,从最初的构思到初衷,以及地委行署和县委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再到方案的策划和完善,一直到最后的付诸实施,也重点谈到了如何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上采取的各种监督程序,以及在企业改制后县委县府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积极为企业解决困难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娓娓道来,如风行水上,听得在场诸人也都颇有收获。
第一百六十三章 点评(1)
李志远第一次听到陆为民如此详细的阐述他的想法和观点,他发现以前自己还真是有些小瞧了夏力行的这个秘书,不但小瞧,而且是大大的小觑了对方。
之前虽然陆为民也有绝才惊艳之举,但是在李志远印象中也不过就是一些灵思迸发的好点子而已,但是像乡镇企业产权量化改制这样一个堪称宏大周密的系统性规划方案,就绝不是什么灵思迸发那么简单。
这需要对整个企业经营有相当的了解,对现有体制有深刻的了解,对法律政策底线有精准的把握,才能拿出这样一个合法合规却又能最大限度实现意图的方案来,这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而很显然邵泾川对于陆为民的这个企业产权量化改制构想相当感兴趣。
从邵泾川很亲切的招呼陆为民也一起上柯斯达,而李志远望向陆为民的目光也是若有所思时,曹刚就知道陆为民在与虞庆丰的竞争中已经先下一城,而且是关键的一城。
曹刚忍不住在想,这个陆为民真他妈运气好,这种机遇都能被他抓得住,早知道自己就不该让他到电杆厂来,但是转念一想,邵省长分明对这个改制很感兴趣,而且李书记和孙专员也已经在车上向邵省长介绍过这个构想情况,提到了陆为民的名字,自己就算是不让陆为民出现在这里,邵省长也很有可能会在洼崮询问陆为民。
而陆为民在电杆厂的这番表现很显然让邵省长非常满意,为双峰为丰州的印象加了不少分,李书记和孙专员的表情也生动了许多,和先前相比,对自己的态度也亲切了不少,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曹刚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如果说后期没有什么特殊的“事件”发生,曹刚断定虞庆丰已经没有多少机会再扳回这一城了,哪怕是自己全力支持虞庆丰,也无济于事。
当然如果有什么“特殊”的意外发生,那又另当别论。
当李志远和孙震陪同着邵泾川在昌南中药材专业市场大门前的广场下车时,都禁不住被眼前这一幕震住了。
一道钢结构的半环形门楣在两栋二层楼的建筑物之间横跨而过,上边隐约可见几个鎏金大字用红色纱布蒙着,显然是还没有正式剪彩运营,但是从周围忙碌来往的车辆和簇拥在一旁的人们,就可以知道这里今后将成为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繁华闹市。
邵泾川也是吃了一惊。
虽然在《人民日报》刊载关于昌南地区中药材市场的消息他才是第一次知道这个市场规模不小,对包括丰州、洛门和曲阳三个地区四个县的中药材种植产业都有相当大的带动作用,而近期在《昌江日报》、《经济日报》和昌江电视台等多家报刊杂志和电视媒体上也开始出现了关于昌南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宣传广告,但是今天第一眼看到这样一个在丰州地区绝对称得上是现代化的建筑群落出现在这里,一个贫困农业县里的一个旮旯乡镇上,还是让他有些震动了。
清一色的二层楼门面,一楼是铝合金卷帘门,二楼则是钢制门窗,两列平房夹道而立,每间隔四五米种植的一颗雪松或者塔柏青翠欲滴,一直通达省道315主道上,在从省道315拐入市场的拐角处,一个高达十米左右的三角形水泥柱傲然矗立,三面同样都还用红布罩着,虽然看不到字迹,但是想也想得到其中内容。
即便是在几十百米开外的省道上,也能清楚的看到这个大型标志物。
虽然县里早就派来了交警在负责指挥交通,但是开业在即,还有不少业主的装修尚未最后完成,而还有相当的药商业主也开始将前期收购的药材运入市场,这一段时间里整个市场都处于一种开业前的热闹兴盛景象,而还有不少周围各县区乡的药农种植户也纷纷前来踩踏地皮,看个究竟,也好为下半年的药材出售寻找更合适的买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