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房间时,陆为民有些睡不着,王舟山的话给了他一些暗示,看来夏力行的离开也许并不像自己想象的会在年底去了,甚至还有可能过不了十四大,那也就意味着自己将面临着一个何去何从的境地。
这才多久?躺在床上的陆为民静静的想着,给夏力行当秘书也不过大半年,出任综合科科长也不过两三个月,难道自己真的又要面临一个变化之局?
虽然算不上颠沛流离,但是这样频繁的变化的确让陆为民有些疲惫,而且每进入一个新岗位,首先就要过熟悉时应关,全力以赴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要做出成绩,这才对得起一干对自己寄予厚望的领导,不让他们失望,也要让周围等着看笑话的人哑口无言。
他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他已经踏进了某个圈子,而且是以一种异乎寻常的速度踏进了这个圈子,如普通干部到副科级领导,再到正科级干部,而且是居于地委办核心部门,这样的速度已经创造了记录,但是在科级干部也是最容易沉淀下来的,尤其是在丧失了当初推动上进的某种优势之后,一下子沉淀三五年乃至七八年都很正常,正因为如此,陆为民不得不提前考虑。
是跟夏力行走,还是不跟夏力行走?这是一个问题。
毫无疑问,只要自己内心愿意,夏力行肯定会愿意让自己跟他走,但这是最好的选择么?
从表面上来看,这里所当然是一个最佳选择,自己跟着夏力行时间不过一年不到,按照一般的规律,一任领导的秘书基本上都是三到五年,干得好,领导看重,又有机会,三年就能安排一个副处,当上五年秘书,如果领导信任,最起码也得考虑一个像模像样的副处级位置,这都在情理之中。
三五年上一个副处,这已经是仕途上相当顺畅且快捷的速度了,这也是为什么无数人对给领导当秘书趋之若鹜的原因,可对自己来说呢?
陆为民内心深处并不喜欢秘书工作,虽然他也承认自己在给两任领导当秘书这短暂的时间里都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在人脉上的积蓄培植更是其他位置上永远都无法比拟的,当然这也和他自己有意识的在这方面下功夫有关,但是这种更多的是属于日常事务性的工作还是让他有些厌倦。
前世里呆在机关里时间太长了,那种生活持续了多年,让陆为民不想再去重新体味。
那时候跟随孙震回了团省委不到半年,自己就下挂到隆化县府办当副主任,这只是一个平挂,看上去有些憋屈,不过一年之后自己就出任了隆化县教育局局长,两年后升任副县长,隆化县副县长再到无忧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再到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这中间让陆为民最有感触的还是担任副县长和常务副区长那几年。
要想做实事,就得要有位置,没有位置供你发挥,你再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徒呼奈何。
陆为民并不是觉得在机关里工作就一无是处,务虚的工作,程序性的工作,事务性的工作,只要你有心去做,一样可以做成新意,做出成绩,但他总觉得没有在基层一点一滴看到一项工作在自己手上成功,一个项目在自己手上立起壮大那样来的有成就感。
人么,感情和欲望动物,需求欲望都很正常,有人的贪图钱财,有的人喜好名誉,有的人喜欢权势,有的人喜好美色,马斯洛的理论也早就将这些需求分类,最高层次则是自我实现。
陆为民不认为自己现在就已经大到了最高层次,但是他可以把自己的需求定位为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现在自己在地委办里边,看似风光无限,但是陆为民知道自己的风光很大程度都建立在夏力行秘书身份和几位领导对自己的好感之上,一旦夏力行离开地委书记位置,这就孕育这极大危机。
夏力行一走,只有可能就是李志远接任地委书记,像丰州这样的新成立地区,夏力行来了就是一个意外,过渡味道很重,而李志远作为省政府副秘书长本身已经是正厅级干部了,来丰州这样新成立的贫困地区来出任行署专员,本身就有些憋屈,这夏力行一走,省里出于各方面考虑都会让李志远出任地委书记。
而李志远对自己好感远多于警惕,自己某种烙印一旦被烙上,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永难磨灭,哪怕是李志远对自己的能力表现有所欣赏,但是那种天然的警惕毫无疑问会占据上风,这样复杂的心态决定了自己如果留在地委办里边,恐怕日后的道路可能会黯淡无光。
如果自己愿意和光同尘暂时忍耐几年,熬到李志远离开,那当然不是问题,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几乎没有选择的就会选择跟夏利行走,问题是自己呢?不跟夏力行走,却要留下来耽搁几年?陆为民当然不愿意,他宁肯选择另一条路,那就是离开地委办,下去,到县里去,甚至哪怕是到乡镇上去,也行,比如到丰州市的某个乡镇去担任书记或者乡镇长。
这是一条路的确值得考虑。
到了丰州市,以张天豪的强势,现在正在逐步掌控整个丰州市的局面,估计夏力行一回来,丰州市市长人选就要尘埃落定,而吉云坤和张天豪的地位委员之争也要敲定。
想到这里陆为民不禁为之心动,夏力行回来之后这一轮人事变局怕是许多人都意识到了,所以才会这样积极的运作跑动,陆为民甚至可以断定,从地委行署机关到下边各县,只怕都有不少干部在为之挖空心思的运动,但是这也有一个前提,夏力行如果要主导这一次人事变动,以夏力行现在的身份和即将升迁的姿态,自然没有人能够阻挡,但是李志远怎么办?之后呢?
这一系列问题都牵扯到方方面面,可以说你在走每一步之前,都得要琢磨思考再三。
不过这对于自己来说倒无关紧要,自己只要离开地委办,估计也就不再很多人视线之中了,毕竟地处中枢和到基层完全是两个概念,哪怕你级别相同,甚至还高出一截,那又怎样,地委办秘书科长、综合科长,地委行署那个局行部委一把手不得尊重一二,你一个县份上的副县长或者偏门常委,走到地区里来,又有几个人把你打上眼?
这个问题是该好好想一想了,陆为民有些烦躁,他不喜欢这样不确定的感觉,尤其是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变数,甚至连他自己都难以判断自己究竟该不该放弃渴望在基层下边去建功立业做一番实事的梦想,而应该立足现实,跟随夏力行到省里,也许这才是最适合他的道路。
第四十一章 先下一城
夏力行抵达前门建国饭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钟了,和田书记的秘书联系后知道田书记和陶汉都在,他心里有些拿不准究竟是什么事情田书记会突然召见自己。
要说田书记来京里开会时间仓促,只有明天一上午,明天中午的飞机就要回昌州,好像是明天下午昌州还有一个外事活动,这也就是他们俩也就只在京里住一宿。
照说作为一省省委书记这来京里一趟肯定会有不少活动安排,但是田书记却定在晚上九点钟要和自己见面,而且还有陶汉参加,这就有些让夏力行吃不准了。
他不是没有听到过种种传言,但是这些传言他从来不去问,就算是省里有关系密切的朋友同事问起,他也只是说谣言止于智者,空穴来风的东西他从来不信,但是从内心深处来想,自己的去向怎么可能会不让人牵肠挂肚?只不过这种事情他只能保持一种超脱平和的心态,你不想保持这种心态也不行,到了这个份儿上,那就只能听从上边的安排。
听田海华秘书说陶汉也在起初让夏力行有些意外,但是转念一想,陶汉虽然在党代会之后改任了省委组织部长,但是省委秘书长却暂时没有卸任,所以陪同田海华来京里也正常。
夏力行在进饭店时还是给陶汉打了一个电话,报了一个到。
既然陶汉和田海华在一起,他心里也就笃定许多。
两位领导都在,多半也就是要和自己谈谈工作,这样也正好,丰州这边还有不少事情需要向省里主要领导汇报,也省得日后自己还得要跑一趟昌州了,这领导可不太好找,要么不在,要么就是时间安排不出来,真要想找充足的时间扎扎实实汇报一下工作,还真不容易。
夏力行走进走廊时,陶汉已经从另外一个房间走了出来,笑着招呼着夏力行。
“秘书长,这前门饭店条件是不是差了一点?怎么选在这里?”前门饭店是京里老牌子四星级饭店,位置倒是挺好,夏力行对京里的饭店宾馆也不太了解,只是随口道。
“老夏,在田书记面前可千万别这么说,田书记都觉得这前门饭店有些奢侈了,不过他喜欢看京剧,梨园剧场正好符合他的胃口啊,好像以前他在天津工作时,来京里也一直是住这里。”陶汉瞪了一眼夏力行,专门提醒道。
“嘿嘿,我也不懂这个,就觉得这里好像老旧了一点,谢谢秘书长提醒。”夏力行还是习惯称对方为秘书长,两人关系一直不错,虽然说不上是推心置腹,但是在很多问题上观点都很一致,当然其中也还有一个最关键之处,那就是两人都与田海华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大概是听到了门口两人的谈话声,门打了开来,田海华的秘书见到是陶汉和夏力行,赶紧请二人进屋。
“田书记,这么急,明天就要回去?也不在京里多休息两天?”夏力行笑着走进屋,打量了一下房间,“这么近了,您不回老家一趟?”
田海华是天津人,在天津成长起来,一直在天津任职,87年到昌江任省长,89年任省委书记,家也随之搬到了昌江,但是父母都还健在,都住在天津,这些情况陶汉和夏力行都清楚。
“明天下午省里还有一个外事活动,我想回老家也不行啊。”田海华在两个关系密切的下属面前也不掩盖,摆摆手,“老母亲身体不太好,这大热天就更难过,前些时日我大哥打电话来说老母亲高血压又犯了,我心里也有些记挂,可省里事情多,丢不开身啊。”
“田书记,现在交通这么方便,昌州飞天津也不过两个小时,来回也就一天而已,不至于吧?我觉得我们昌江还是很稳定的,形势一片大好。”夏力行半开玩笑的道:“不至于您一走,咱们昌江就会乱套吧?”
“形势一片大好?力行,这是你对我们整个昌江局面的判断,还是对你们丰州的认知?”田海华斜睨了一眼夏力行,挥手示意二人入座。
夏力行心中一凛,琢磨着田海华话语里的含义,一时间不敢回答。
“怎么,是觉得不以为然,还是觉得我这个问题有些不好回答?”田海华坐在沙发里淡淡地问道。
“田书记,怎么说呢?全省局面在您心中,还用得着我说?我说一片大好似乎不为过吧?秘书长,你说是不是?”夏力行沉吟了一下,这才又道:“至于丰州,我感觉总体来说还算可以,正在稳步走入正轨,京九铁路明年就要正式开建,对我们丰州的发展可以说无可估量,加上省里对我们丰州在公路建设和程控电话改造上的全力扶持,可以说丰州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潜力,当然丰州毕竟落后太多,和其他兄弟地市相比差距还很大,尤其是工商业经济和城市建设还相当落后,要改变这一面貌尚需时日,但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上一次我回昌州时已经向您汇报过了,如果这几项工作能够得到落实,我觉得丰州今后几年的发展将迈出一大步。”
“你是说长风机器厂和北方机械厂落户的事情?有眉目了么?我听说青溪那边信心很足啊。”田海华点点头,“你们做法是对的,丰州地区是个传统农业地区,但是就目前来看,一个地方经济要想发展起来,除非情况特别特殊,就必然要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