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老板想做的事,没有做不成的。
现在他又把女儿送过来了,老板肯定非常信任他。
谭秘书一直坐在车上,看着万先进坐着车离开。
这几天,曹慧都在竹昌,万先进安排了人陪她玩,陪她去寺庙。她在寺庙里卜了卦,显然,既然是万先进做了安排,她当然是听不到真话的。
曹慧听寺庙的和尚说,她有近忧,如果不化解,将来会很麻烦。或者说,家庭必将破例。
而这正是曹慧最担心的事,所以寺庙的和尚说,她必须留在山上,吃斋念佛一个星期,方可化解。
曹慧现在没什么办法,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佛身上。
听说可以化解,不要说是一个星期,就是一年半载的,她也不会拒绝。于是,曹慧就在山上,呆了一个星期。
这段时间,顾秋和从彤从安平回来了。
宁雪虹呢,也从省城回来。宁德市里,看起来,又跟以前一样,没什么两样。
不过,最近有人发现,左安邦的眉头,没以前皱那么厉害。仿佛心里比以前要好,这一点,顾秋也发现了。
宁雪虹不会关心这些事,哪个男人心情好不好,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
她只管经济发展,地方和谐稳定。
这天下午,左安邦把宁雪虹叫过来,“雪虹同志,关于竹昌的方案,你们出来了没有?”
宁雪虹道,“左书记,如果倾全市之力,来搞一个竹昌,似乎有些说不过去。我们只能在政策上做倾斜。我知道,扶持竹昌没有错,但是有一点,不能让其他兄弟市县的干部寒心啊?”
宁雪虹也不管左安邦高不高兴,她就直说,“我有几个方案,一是加大竹昌方面的招商,引进外资来带动经济。另一个是我们规划一条公路,解决他们交通问题。不知道你觉得怎么样?”
左安邦在考虑,修高速的事,他一直在考虑,要修一条高速,贯通竹昌市,让他们与外界接轨。
左安邦说,“看看吧,修路的事,计划多少资金?还有多大的缺口?”
宁雪虹道,“这个资金缺口肯定是存在的,至于多少,目前无法估计。”
左安邦道,“我知道了。”
一个地方要致富,交通是个大问题。现在都通高速了,唯独你竹昌没有,就算你们有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也没法运出来。更不要说,竹昌这地方资源,并不怎么丰富。
有资源,人家都不愿来,没有资源就更加了。
既然资金有缺口,那就得想办法。左安邦在宁雪虹走后,他就打了个电话。
然后,他就准备去省城。
顾秋也接到一个电话,那是沈如燕打过来的。
前两天,顾秋还和沈如燕通了电话问好,这次却是沈如燕主动打过来。
沈如燕说,“晓静过几天要回来了,你要不要去接她?”
顾秋眉头一跳,晓静回来了?
顾秋说,“我看看吧!有空的话,我过来。”
好几年不见左晓静了,她还好吗?
算算年龄,左晓静也有二十六了呢。
这些年,也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
沈如燕告诉他这个消息,顾秋的心思就乱了。坐在沙发上,根本就没心思看电视。
电视上,正播放着一则新闻。
“天山省省委书记手在一次巡视过程中,因交通意外侧翻,抢救无效……”
顾秋当时没在意,看到这消息的时候,他还蒙在鼓里。
突然,他就回味过来,给叶世林打电话。“你有没有看刚才的新闻?”
叶世林说看了,他马上意识到这新闻的重要性。
其实他也没看,但是他老爸看了。叶知书把这消息告诉他,叶世林这才将新闻内容跟顾秋说了一遍。
谁知道没多久,二叔就打电话过来了。“天山省省委书记突然意外,估计又得调整了。”
顾秋道:“大伯是不是可以去?”
二叔说,“肯定要争取一下。能挪挪就好。”
大伯到了这个年龄,如果能再上一步,就上一步,不能上,只能这样挂着了。
这些年,顾家与左系争锋,一直没有占到便宜。
二叔说,“你知道的,如果不是宁家与左系搞毛了,我们估计很呛。”
这个顾秋知道,正是因为宁左两家不和,他们顾秋才有喘息之机。
二叔问,“左安邦在那边怎么样?”
顾秋说,“目前还算是中规中矩。不过左安邦有些急了些,准备全力打造一个典型,把竹昌市的经济扯起来。”
二叔说,“他有可能是冲着你来的,你在达州搞了一个样板,他当然要搞一个典型。否则他就不如你了。”
顾秋道,“如果他真有心办实事,倒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