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架空历史 > 长命万岁 > 长命万岁 第124节

长命万岁 长命万岁 第124节

书名:长命万岁 作者:舟不归 字数:4125

男子怒极而笑。
他拿佩巾拭去这些血,眸子里尽是淡漠:“便是逃去西域三十六国,远到大秦,也要给我把尸体带到面前来。”
【📢作者有话说】
★因有人误会,特此说明:热症非重疾,高温天气下,大家都怕热,多少会有一点体虚,需要食补,女主比普通人稍微严重一点而已。
[1]王延寿〔两汉〕.鲁灵光殿赋:“汩硙硙以璀璨,赫燡燡而烛坤。”【译文:它光洁明亮,彩色灿烂;它红光闪闪,照耀大地。】
[2]改自南朝梁.沈约《宋书·始平孝敬王刘子鸾传》:“帝素疾子鸾有宠,既诛群公,乃遣使赐死,时年十岁。子鸾临死,谓左右曰:“愿身不复生王家。”【注:记载的是南朝刘宋一代历史】
第104章 她的后事
暮秋时, 天气转凉,白露凝结成霜,草木枯叶被萧瑟秋风一一摇落, 唯独生长于庭阶的泽兰芳气馥郁。
然馆宇耸峙, 奴僕徒步于相连的甬道,却听之无声,人人皆是鞠躬谨敬貌,屏气似不息者,畏惧迁怒。
如今的状况已经维持三月。
家中虽然有二郎诞下, 但不闻喜色,有的仅是压抑到难以呼吸的沉郁, 最后慢慢化为这满庭的幽静寂寥。
媵婢双手提着食案,通过甬道低头慢行至位于疱屋西南方的居室,见女子踞坐于南面临窗牗的狭长坐榻上,左右有婢侍坐, 自腰以下拥衾而覆。
衾之上,还有一席绣有纹饰的葛布。
女子泛着青白色的手掌就轻轻落在上面。
她疾行几步,随后小心翼翼的跪下, 肃敬奉上:“女君, 汤药已煮好。”
然而室内寂然无声。
侍坐在一侧的玉藻见状,向前微倾身, 亲手端过食案上的双耳漆碗:“女君,这汤药已经是最后一日的。”
谢宝因欹斜向右, 头颅依着墙壁, 双足曲起的同时, 膝盖高隆, 她将手肘置于膝, 明眸落下,灵魂凝滞,仿佛已丧失所有情绪,不知悲哭,不知欣喜。
玉藻静候几息,当看见凉风穿过窗牗,两鬓垂下的青丝拂其面时,一股巨大的悲戚忽直冲鼻尖,即使女子毫无波澜,但她却觉得凄凉如霜野上的那只鹿。
所以,又再次开口进言:“女君不用药,身体则难以康复,有损寿数,何况女郎与二郎尚幼小,女郎又恋母...因女君有疾,久未病愈,家主近来严令女郎来此,她常于室内呜咽。”
自季夏以后,女子常常精神恍惚,若有所思,又寡言非常,时而进食艰难,气色极速衰败,病气不散,从前的衣服也日渐宽博。
仲秋八月就应从这搬出,住回北面居室,与家主共同居住一室,但不止反感于此,而且日益抵触药石,每每都是家主从官署归来后,得知女君又未用汤药,愠怒强逼。
谢宝因缓慢眨眼,手指抚过絺绣上那只线条微凸的飞鹤,及骑乘白鹤飞往天际的仙人,闻而不言。
少顷,有奴僕在阶庭请见。
玉藻将漆碗放在漆案上,厉色向室内另一婢看去。
媵婢当即会意,轻声从布席上慢慢站起后,躬身出去询问:“不知有何要事请见女君。”
奴僕叉手,手中有一竹简:“天台观有道人送来简牍,言明是敬奉给谢夫人。”
家中只有一位谢夫人。
媵婢皱眉,为此不满而正色道:“女君已大病三月,家中事务皆不再处置,一切家务都有袁夫人与六娘治理,送给袁夫人即可,况家主已严令不许任何人来此惊扰女君,你敢违背家主的命令?”
庭中的交谈隐隐传入室内。
谢宝因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听闻媵婢最后一句话,深瞳骤缩,知道是男子下命所阻后,开始有情绪在内心蔓延开。
随即她以瘦能见骨的柔荑撑案起身,稍整长裾后,徐步走出居室,肃立中庭,望向对面的甬道:“不得阻碍,让他过来。”
媵婢循声看过去,然后畏惧的低头后退至一旁,为人让道。
奴僕疾速上前,递给女子的随侍:“女君。”
谢宝因伸手从右侧接过简牍,垂眸看完上面所写的内容后,她神色自若的将手掩在垂袖中:“如今是何时日。”
玉藻低头推算:“九月初二。”
谢宝因看着阶庭夹缝而生的泽兰,莞尔笑之,因为光而不耀,所以才能在这萧瑟的暮秋之月生存,散其芳香。
她知时机已到,遂言:“随我去见夫人。”
玉藻闻言,心中犹豫,家主早已有过命令,在女君大病痊愈以前,严禁去任何地方,其中郗夫人处是禁绝的,室内侍奉的媵婢也一同被消减,大约是忧心人多会使得清气变浊,有碍调养。
发觉左右岿然不动,谢宝因眼眸微抬,看她一眼,浅浅笑着,威迫十足:“你是我的媵婢,性命归属于我,诸事亦皆要听命于我,为何会迟疑?”
玉藻惊恐伏拜:“婢不敢。”
谢宝因指腹摸着简牍侧边:“阿兕与阿慧幼小,我不安心,你留守于此,随侍左右之人有其他媵婢,毕竟当年阿母是命十二名婢妾随我来的博陵林氏,非你一人。”
孩子生下将三月的时候,男子亲自为其取训名为“真悫[1]”二字,乳名为慧,在满月当日的道人赐福则由家中袁夫人——袁慈航所操持。
怕被女子遗弃的玉藻吓得大哭:“婢只是忧虑女君的身体。”
郗夫人从来都不爱重她们女君,常倚作舅姑之尊,毒口加诬,不识忌讳,骂辱妇之父母,但怜己之子女,不爱己之儿妇[3]。
此次前去,若再受激,身体只会每况愈下。
谢宝因垂眸,眨眼,情绪似乎有瞬间的波动,而后遣散四周奴僕,低声开口:“很多事情我总以为不必与旁人说,因为人言最不能信,但一手独拍,虽疾无声,所以接下来我会告诉你全部。”
她若难逃一死,总要为子女留下可用之人。
“渭城谢氏如今已是朝不虑夕,阿母于暮春悲伤发疾,是因为王文朗已认他人为母所致,而我也拿到博陵林氏的放妻书,不日或将被退遣回谢氏,而阿兕、阿慧姊弟我恐难以带走,但为人母,如何能放心?所以我要在仅剩的时日里为他们策画好一切,夫人性情虽顽固,但内心重情义,面对柔弱之人必心慈,而大病三月之人,垂死前的哀求亦必会应下。”
郗氏身为祖母,两个孩子身体里皆流有其血,她相信妇人会好好保护他们,不使姊弟二人被欺凌,但男子执意要杀,妇人恐也不能保住其性命,所以能使他们安然长大的一步棋则在兰台宫与天台观。
世间万物总是相生相克。
玉藻不信的缓缓摇头,潸然涕下:“但女君适家主乃陛下亲赐,岂可随意退遣。”
相较于不信,她更多的是不愿接受女子会有此命运。
谢宝因无奈苦笑着仰首,坦然开口:“‘普天之下,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2]’,你看这天上列星,紫薇式微,左右星宿却光耀洪流,然有天星靠近紫薇,使其光辉不灭,渐盛。”
“而我属左右。”
女子引列星以为比喻,玉藻渐渐明白。
谢宝因弯腰将伏地的人拉起,抚去其掌心的灰尘,交代身后之事:“要是我不在了,你要迅速把阿兕和阿慧送往夫人那里,让夫人抚育他们成长。”
玉藻低下头,声音哽咽:“我是女郎的婢子,女郎被退遣回谢氏,我必要前后相随。”
谢宝因怔住,然后意识到她没有说自己将死的事情,又何必再言,见媵婢掌心已干净,双手收回身前,怅然笑了笑。
“走吧。”
郗夫人所居房舍的堂前,有两婢肃穆侍立在此。
寂然之下,遽然看见一姿态见美的女子逶迤而来,其着两重深衣,皆为交领右衽,外衣乃一袭青蓝似水的八尺直裾,广袖多褶。
她身长七尺有余,还余一尺衣裾曳地缓行。
青丝未梳高髻,而是垂髻,一缕黑发从身后椎髻中被抽出,则成垂髾,颈上乃水晶玛瑙的串饰,衣服与佩饰都衬得她清清冷冷。
还有穿华服的四婢随从在后。
见大病的女君来此,两人对视,而后一婢低头上前,双手推出,深深躬身一拜:“女君身体未愈,岂能疲顿。”
谢宝因声音极轻,一听就知精气不足:“我有事要跟夫人商议。”
侍婢唯唯:“夫人与郗女郎在议事,还请女君在此待之。”
谢宝因闻言,颔首停下,侧首转向右行两步,拱手站在柱旁,两手隐于袖中,静静望着庭院中那只因掉落毛发而出现白色斑点的梅花鹿,忽有茫然自失貌。
西南叛乱被平定以后,天子于朝会之上首次昭彰尚书省应以左仆射为尊,而这就意味着她阿父谢贤已经屈居于男子,同时王烹进阶拜官,一人统领三郡守军,形成一条能够随时抵御敌人攻击的战线。
林卫罹则被赐车马,拜建武将军,天子将其遣往最和平的南海郡,统领诸军事,北渡而来的博陵林氏数百年不能回故乡,但其用意不言而喻,其长兄已拜尚书仆射,权势声名都足以让他翻手作云覆手雨。
对于天子而言,林氏子弟已经不能再有滔滔军功,否则就是养虎自遗患。
然郗氏忧愁。
南海郡在国土以南,濒临海域,距国都路途遥远,不知何时能归家,郗雀枝客居建邺也已将近半载,奴僕早有所非议,以为郗女郎来此原本就是要成为林业绥的夫人,只是身为正室夫人的她坚决不允,所以延误至今。
谢宝因无奈一笑,她岂会不允?不论是从前,或是现在,只要林业绥真心想要郗雀枝为他夫人,她都会笑着答应。
只要他开口就行。
又或许是她四行[4]所修不足。
毕竟阿母曾教导家中女郎,妻子最忌妒,正室夫人应是从容接纳夫君的所有,待妾媵温和,更要时常进谏夫君广求淑媛,以丰继嗣。
她未尽到妻之责。
随即,有侍婢来导引:“女君。”
谢宝因眨眼,敛回心绪,缓缓走完甬道最后一段,而后徐步入内,立于堂上。
妇人位北,郗雀枝在西。
她恭敬的朝前方拱手一拜:“今日夫人安否。”
林真悫诞下以来,郗氏态度变得比昔日温和,慈和笑答:“安。你身体有恙,先入席。”
谢宝因垂手在身前,脑袋往下微动,走去东面入席,她一步一行都仿佛已经筋劳力尽,只是在苦苦支撑。
此乃陨落殁薨之兆,郗氏叹息:“你产子以来,身体衰弱,不必亲自省视,康健最为重。”
闻言,谢宝因眼帘微垂,嫣然一笑:“夫人也知,我身体久病至今,始终未能痊愈,惟恐寿数不长,内心伤忧郎君没有知心之人相伴,所以欲为郎君纳两位夫人。”
郗氏震惊:“你可与从安说过,他心中是如何想的。”
谢宝因粲然:“我刚生二郎的翌日,郎君就已亲口许可,但我如今已是力不从心,又恐世事无常,因为我的孝期而延误几载岁月,故而想在此时就处置好一切。”
郗氏忽面有悦色:“此事我会尽心。”
妇人的情态皆在谢宝因的意料之中,博陵林氏大宗再纳夫人,其背后能够布置的事情将有利于其父族,譬如与高郡郗氏有姻亲的吴郡陆氏,若陆氏女郎成为林业绥的正室夫人,三族间必会紧密相连。
要做的就是令妇人坚信她行将就木。
这将是一场对等的交易。
她起身,绕过几案,再立堂上:“我还有一事要劳烦夫人。”
郗氏渐渐舒怀,语气和悦的看着前方:“何事?”
谢宝因拜伏在地:“我知往日与夫人多有争论,但阿兕和阿慧终究是夫人的孙、郎君的孩子,其余人我皆不安心,唯有乞求夫人能将他们抚育长大,安然寿终。”
郗氏侧首命随侍将人扶持起,而后一叹:“他们是我孙儿,不止要平安长大,还要宠爱殊绝的生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