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无疆[精校版] 第2174节

书名:官道无疆[精校版] 作者:瑞根 字数:6824

陆为民也就是抱着这份心思来到尹国钊办公室的。
茶盏中水雾缭绕,唇齿留香。
不过对于房间里的两人来说,再好的茶也不过是引子,谈论的话题才是关乎今后全省大势的正题。
尹国钊开门见山,先谈了他自己对于当前昌江局面的一些看法想法,然后这才挑明话题,问陆为民对当前昌江工作有什么好的建议。
对于尹国钊的直白,陆为民也有心理准备,现在不是云遮雾罩的耍花枪的时候了,对于两人来说,大家不能说是知根知底,但是起码也算是比较了解了,各自的底细也大致清楚,目的也能说个一二三,尹国钊也清楚陆为民此次主动找自己的目的,而陆为民也清楚尹国钊现时的心态,所以话题跳开,很多东西反而更好说了。
“国钊书记,昌江的情况其实和其他省市大同小异,大家都处于一种环境下,全球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传导到了所有人身上,没有谁能避免得了,只不过看起来我们昌江似乎受到的影响要大一些,但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太过担心,我甚至认为我们昌江所处的环境和定位,其实要比很多省市都要好。”
陆为民一开头就给了尹国钊一个截然不同的开局,让尹国钊也略感吃惊,他甚至有些怀疑这家伙是不是有意要来宽自己的心,说些不着调的话,可这是自己想要听的东西么?形势好不好,情况怎么样,难道说自己不知晓,看不出来?
不过他并没有表露出多少不悦的神色来,只是略微扬了一下眉毛,眼角的皱纹也颤动了一下,点点头:“为民,你信心很足啊。”
陆为民也能听出尹国钊话语中的不信,他也不在意,径直道:“可能国钊书记不太认同我这个观点,咱们昌江这几年发展增速下滑是事实,这毋庸置疑,但我自认为这里边有很多值得探究的东西,杜省长和我谈起过,这两年他一直要求各地市要挤水分,要落实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我也一直认为各地的经济数据是有很大水分的,在统计数据时,统计人员很多都是要求企业自己报,甚至是硬性要求企业每年按一定比例递增,这里边水分太大了,我觉得杜省长的这个要求非常有必要,这可能也是这两年我们增速下滑速度较大的一个因素。”
尹国钊微微点头,他也知道这个情况,但是你要说这就是昌江经济下滑的唯一因素,也不客观,省内多个地市的表现糟糕这是事实,而这才是主要原因。
“当然,除开这个因素,我们省的经济发展的确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传统产业持续下滑,新兴产业没有培育起来,第三产业发展起伏不定,创业环境氛围没有营造起来,这些都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瓶颈。”陆为民也知道尹国钊不认可这是唯一因素。
第一百八十四章 简单而朴素
“但是我们要看到,这其实是一个共性问题,我们遭遇的问题,其他省市也一样遭遇,甚至可能比我们面临的局面更严峻。”陆为民不动声色介绍道:“国钊书记,您可以关注一下浙省和粤省这两个经济大省,也是民营经济大省,再关注一下辽省和晋省这一类资源型和国有经济占比例较大的省份发展状况,它们的情况其实比我们还要糟糕。”
“哦?”尹国钊来了兴趣,“为民,你具体说一说。”
“嗯,其实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就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变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按照我们那个时代学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产物,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我们国家的经济实际上也已经融入到了全球经济中去,经济危机一样会在我们国内生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带来了两大负面效果,一是外需萎缩,包括贸易和关税壁垒的形成,这都严重挤压了我国外需型经济的发展空间,所以我认为今后一段时间里,传统的外需产业会出现萎缩,如果不寻找新出路,情况可能会变得非常糟糕;二是外需萎缩传导进来,加上我国城市化进程泡沫放大,传统的重化产业过剩会提前到来,房地产发展放缓,直接影响到包括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工程机械、化工等产业骤然失速,这又会传导到诸如煤炭、石化、发电等产业需求萎缩,可以说,经济危机就是一场需求全面过剩的直观显现,而国内因为体制和传统原因,消费市场这一块,像养老、教育、医疗这几块没有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放下包袱,所以广大老百姓不得不通过储蓄来为自己和家人今后需求寻求保障,使得消费市场上需求无法真正得到释放,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面萎靡。”
陆为民的话音未落,尹国钊皱起眉头,“为民,你认为这就是一场经济危机,而且是我们国家无法逃脱的经济危机?”
“嗯,我是这么判断的,没有谁可以逃掉,中国也不例外,但是就经济危机也是一个循环过程,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淘汰掉很多东西,然后又在复苏中生成一些新的东西,周而复始,这很正常,关键在于谁能够率先复苏,谁能够引领复苏,并成为其中的龙头。”陆为民点头,“如果中央不下大决心通过全面改革来解决问题,那么这场经济危机我们国家恐怕会遭遇很大的麻烦,甚至经济陷入滞涨阶段,陷入所谓的中等国家陷阱可能性很大,这是我国在经历这个阶段所必然要遭遇的难题,所以这就需要一个有魄力有担当的中央政府来扛起这个重担。98年的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带给我们国家了十年黄金期,相信如果能够经历这一次波折,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可期。”
“全面改革?需要通过全面改革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词儿又让尹国钊忍不住皱眉。
“嗯,全面改革才能更快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也才能为日后我们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国钊书记,当然这不是我们省一级党委政府能拍板的,这是中央的责任,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所面临的巨大危机。”陆为民点头道。
陆为民的话在尹国钊心中搅起了惊涛骇浪,这已经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颠覆尹国钊的思维理念了。
如果说这是从中央某位领导嘴里说出来的话,也许尹国钊也就信了,但是这却是从自己这个下属嘴里冒出来的,就真的有点儿让尹国钊一时间消化不了了。
经济危机需要通过全面改革来解决,这个话题委实太大了一点儿,大得连他这个一方诸侯都有些承受不起,但是尹国钊不是无脑之人,陆为民的这番观点也不是凭空杜撰,而是有理有据,目前国际国内的环境都相当严峻,昌江的局面看起来更糟糕,但是陆为民却显得很有信心,点了浙粤和辽晋四个两类不同的大省,认为昌江形势比这几个省还要好。
“我们昌江的情况算是一个中不溜儿,辽晋这样的资源和国企大省,面临重化产业过剩的形势,短期内很难摆脱不佳局面,要扭转局面,不但要改革,而且还需要等到全球经济复苏才行,而浙粤两省是以民营经济作为主打,受到对外出口萎缩的影响更大,但是这两省经济活跃度更高,创新和调头都更容易,估计两三年后,这两省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就能尽快摆脱不利局面,我们昌江呢?”陆为民自问自答:“昌江的情况介乎于两者之间,资源有,铜、钨、煤、磷、稀土,都有,但是却不像内蒙古和山西那样富集度那么高,可以全靠卖煤发电来支撑;国企也有,但是要薄弱得多;我们的民营经济在这黄金十年发展很快,也形成了一些产业门类较为齐全和具有竞争力的区域;我们的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相较于浙粤这些沿海地区,我们劳动力价格也相对具有优势。所以相比之下,我们比辽晋这些资源大省更具有优势,相比于浙粤这些沿海省份,有部分优势,也有劣势,但是与苏、沪、鲁这些省份相比,甚至像川渝这些经济较强的内陆省市相比我们都还有很大不如,这就要求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有针对性的来进行政策调整,来弥补自身短板,发挥自身优势……”
陆为民讲得很细,尹国钊也听得很认真,陆为民也开始从比较宽泛的话题转移到昌江具体的思路:“昌江的情况比较复杂,各个地方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地方发展尚好,比如丰州、黎阳、昌州,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巩固;有的地方遭遇了暂时性的下滑,需要进行调整,比如宋州;有的地方是底子较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速,比如昌西州;有的地方是积弊太久,亟待振兴,比如曲阳、宜山;还有的地方则是处于一种迷茫状态,寻找不到该怎么来实现突破,只能随波逐流,起起伏伏,比如桂平、普明、洛门、西梁、青溪、昆湖,这一类城市是最具典型意义的,它们曾经辉煌过,但是却无法保持发展势头,稍有意外,就跌落下来,这些城市就是没有找准自己定位,没有真正打造出具有自身优势和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或者说这些产业优势在发展过程中被别的地方所取代,进而沉沦下来……”
陆为民的话赢得了尹国钊的点头认同。
陆为民所说的最后一类城市是最典型的,这几座城市都应该算是昌江的中坚力量,属于中等,也都曾经引领过,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些城市的发展或起或落,但是最终都渐渐落后下来,像丰州这种后发城市反而超越了这些城市,成为新贵,这些城市面临的一个最具体的难题就是他们自身的产业优势似乎已经走到了极致,传统的招商引资似乎也很难在对这些城市经济发展产生有效的刺激效应,这一点无论是陆为民还是尹国钊都觉察到了。
“为民,你说了这么多,我也基本认同你的意见,我们昌江现在是有优势,也有劣势,但是在总体经济形势下行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来实现自我突破,这道题,不好做啊。”尹国钊叹了一口气,面带忧色,“你觉得我们昌江经济要振兴,症结在哪里,关键在于什么?”
这个问题有些大,陆为民一时间也不好回答。
思考了好一阵,陆为民才慢慢回答道:“国钊书记,这个问题恐怕问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答案,畏怯各地情况也不尽一致,所以要一概而论也有失偏颇,但是我认为您提到的关键和症结问题,我个人倒是有一个看法,那就是要解决发展的症结也好,关键也好,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竞争力的问题,你要说全球全国范围内,没有优秀的项目,没有丰厚的资本,当然不可能,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吸引到别人来你这里,你竞争力强了,人家觉得你这里条件适合,自然愿意来,如果觉得你不如别的地方,人家自然就选择别的地方,这本来就是一个很简单很朴素的道理,简单而朴素,但是却并不容易做到,现在不是靠你基础设施好,政策优惠,或者说土地能源廉价,甚至也不是劳动力充裕便宜就能随便吸引到别人的了,尤其是现在的一些新兴产业和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他们更看重整体环境,什么是整体环境?整体环境的核心是什么,尤其是在高端产业的竞争上,既包括刚才我说到的那些最基本的东西,但核心还是一个透明、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简而言之,就是公开公正公平的健康法治环境,这才是高端产业和高端人士最看重的。”
第一百八十五章 沟通
尹国钊是听到过陆为民这方面的观点的,陆为民一直强调一个地区的综合发展环境,从最初的政策优惠到基础设施建设完备性,然后再到各类附属条件的齐备,到最后整体金融和市场环境,这有一个不断提升层次的过程,尹国钊也比较赞同。
陆为民在宋州和在蓝岛的提法要求就有变化了,在宋州,提出了全面推进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在蓝岛,第一步提出了“三创”概念,创新、创意、创业,卷起了一股风潮,吸引了无数人才蜂拥而至,后来陆为民又提出了“法治蓝岛”,大概也就是他刚才提到的要全面建设一个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鼓励产业通过完全市场化的手段来实现竞争发展,陆为民认为这才是地方党委政府在经济工作中最终要一项工作,甚至已经超过了陆为民在宋州期间所力推的产业培育。
当然陆为民也不是不提倡产业培育了,但是很显然陆为民认为这种市场公平公正环境的培育更为重要,认为产业培育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中演变成产业引导,一句话,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即便是要干预,也应该是采取一些间接性的方式来进行,通过一些政策引导、法律规范来进行,而非直接性的微观管理。
“为民,你的意思是,应该用你在蓝岛采取的一些方式来推进工作?”尹国钊也没有太多的耐心来多琢磨了,径直问道:“你觉得可以在我们昌江复制么?”
陆为民见尹国钊问得这么直接,估计也是尹国钊是真有些急躁了,所以也就不再多加解释:“国钊书记,复制这个词语不妥,只能说借鉴,我们昌江全省各地市和蓝岛的情况大不相同,就算是宋州、昌州和蓝岛的情况也相差甚远,任何政策构想规划都需要结合本土实际来进行,所以我只能说宋州最初推进的企业金融征信体系建设是最基本的,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可以极大的压缩企业信贷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改善一个地区的市场环境,其次就是要营造一个创业环境的问题了,创业环境的营造涉及到诸多方面,但关键还是吸引创业人才来的环境氛围,这也比较复杂,就目前来说,恐怕昌江顶多也就只能说是宋州和昌州基本上具备了条件,倒不是说其他城市没这个条件,但是在真正想要形成创业产业化这上边,就不容易了;再次就是您也说到的打造一个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社会市场环境了,这算是一个比较高级的阶段,按我的观点,现在国内都还没有哪个城市能够达到合格的境地,只能说某些城市相对较好一些,比如蓝岛、深圳。所以这三个层面,在我们全省各地市,都需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来推进工作。当然,这也正是我的一家之言。”
陆为民把自己的观点提了出来,这只是在经济工作中的观点,覆盖全省各地市,尹国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温声道:“为民,你说的这三个层次,我都理解,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见效的,你在宋州,在蓝岛,本身条件都相对比较好了,都一样花了几年才开始见效,昌江其他地市的情况更不乐观,要真正推进这三个层面的工作,也需要时日,而且推进工作关键还在于执行者的执行力,这才是关键啊。”
尹国钊一语中的,构想再好,也需要人去执行实施,执行实施者有力,哪怕就是规划构想与现实略微有些出入,也可以根据情况来适时调整,而执行实施者不力,方案再好,也是白搭。
关键还是在选择这个执行实施者,也就是一个地市的班子人选构成上,如何达到团结一心,和谐统一,令行禁止。
“国钊书记,这也正是省委需要尽早敲定的,宝华他们组织部门也一直在酝酿方案,宝华也和我商量研究过了几次,因为这一轮乃至后续的两到三轮调整规模比较大,而且涉及到个地市州主要领导调整的也比较多,所以我和宝华都认为需要慎重。”陆为民也不隐晦自己这一次来的另外一个目的,显得很坦然:“尤其是几个情况不太好的地市州,我个人看法在调整班子的时候可能要考虑该地区现实发展问题,呃,如果一次性调整幅度太大,我担心会影响到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哦?”尹国钊还是非常重视陆为民的意见的,在他看来,陆为民主动找他汇报这方面的意见,谈自己的观点,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你具体说一说。”
“宝华和我讨论过宜山的情况,宜山情况非常糟糕,这和前后几任班子主要领导以及班子成员,尤其是分管经济工作的班子成员的思路有很大关系,这一次组织部门准备对宜山进行大规模的换血式调整,我是赞同的,但是我有一个担心,担心这样一二三四号班子成员全体易人,对宜山震荡太过巨大,要重新确立一个班子核心,重新凝聚其班子心气,重新塑造起班子战斗力,恐怕没有两三年时间不行,而这两三年却可能是下一步最关键的两三年,一旦耽搁,宜山恐怕就再没有追赶上其他地市的可能性了。”陆为民的语气里充满了忧虑。
尹国钊陷入了沉思,宜山和曲阳是本轮调整的重点,曲阳是调整除了市长之外的其他几个市委班子主要成员,而宜山则是几个重要成员全数换人,陆为民肯定也是觉得宜山这样做会影响下一步工作。
“为民,我想宜山的情况你也是看到了,不换血肯定不行,但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那你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来解决这个问题?”尹国钊觉得还是要听一听陆为民的意见,先前陆为民和他探讨经济形势还是给他了一些触动,时不我待,一个省耽搁不起,一个地市一样耽搁不起。
“我对宜山还是做过一番了解的,现任市长于跃海我曾经接触过,当年我在阜头担任县委书记时,他在临溪担任县长,我觉得此人思路还是比较开阔的,风格上也比较宽容大气,所以当宝华和我谈到于跃海的时候,我问了组织部门考虑于跃海调整到省里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她说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是于跃海年龄偏大,如果担任市委书记的话,一届都无法干满,二是考虑到班子全部调整,有利于重新组合,于跃海留任市长不适合,当然宝华可能还有一些原因没说出来,比如于跃海是临溪干部,‘临溪帮’干部在宜山势力比较大,再比如于跃海和两任市委书记搭班子都表现一般。”
既然打定了主意,陆为民也就准备好好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这几个理由,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年龄问题,我觉得如果于跃海真的因为工作需要适合担任市委书记,那么就不是问题,干不满一届,就那就干三年也行,或者说到时候适当延长一两年也没啥关系,主要有利于工作;留任市长肯定不适合,但是接任书记我觉得具不是问题了;至于说‘临溪帮’的问题,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来看,因为临溪因为经济和历史人文原因,出干部,这是客观现实,如果是拉帮结派争权夺利搞山头主义谋取私利,那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如果说因为他们都来自临溪,临溪出来的干部比较多,大家观念比较一致,来往相对密切,就要限制或者压制,那我觉得不合适,如果真的需要,可以通过组织调整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打压来解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